gz
返乡传温暖 实践谱华章——法学院团员与青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发布时间: 2025-02-14 浏览次数: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法学院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扎根基层,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做出贡献,抒写寒假“返家乡”实践篇章。

法学2401班孙倩茹同学投身于砀山县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志愿活动,她从未成年人成长需求、现实难点、心理健康等角度制定护苗方案,用切实的办法帮助他们打开心扉、缓解压力、解答困惑,并向他们普及生命教育、自护教育,提升其沟通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法学2402班李佳婧同学参与了芜湖市荷塘社区元宵节民俗活动,她负责教外国友人和孩子们做花灯、赏花灯,向他们介绍十二生肖特别是蛇年的意义,和他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说道“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尤其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输出,也彰显着我们东方大国的文化自信。”

法学2403班林思源同学在安庆潜山市高铁站担当志愿者,她耐心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解答票务问题,为不熟悉的乘客规划最佳路径、提示注意点,帮助乘客搬运行李并提供其他服务。偌大的高铁站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由衷地说道:“我收获的每一句感谢、每一个微笑都是对我工作的褒奖。”

法学2404班李婉竹同学在家乡怀远县兼职团委副书记,主要工作是整理资料文件、绘制表格、登录信息。她表示这些工作比较繁琐,需要小心细致,平日里大大咧咧惯了,做这些确实是一次大的考验,每次做完后都会反复检查好几遍,相信有了这次的锻炼,对今后生活中的难题能够处理地更妥善。

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学院学子们不但充分锻炼了个人能力,而且积极培育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为家乡振兴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源源活力,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未来,法学院将致力于打造更加丰富、更具创新色彩的实践教学平台,策划并动员学生们投身于社会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活动中,让青春绽放奉献的光彩。

(图文/孙欣星 预审/荣媛媛 审核/陈双梅)


Copyright © 2017 皖西学院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 邮编:237012 电话:0564-330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