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应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著名法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教授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81期,以“关于中华法系的几点思考”为题为广大师生作报告。校党委书记袁维海主持报告,法学院近300师生参加。
报告中,何勤华教授从十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华法系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他指出,中华法系从明末清初提出,20世纪3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华法系,80年代后开始对中华法系进行研究,21世纪中华法系研究趋于成熟。他深入阐释了中华法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内涵及其特点,强调中华法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与载体。何勤华指出,中华法系的概念是国际或者区域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概念。他通过对比阐释了英美法系核心的司法正义和大陆法系核心的立法正义,分析了中华法系的法哲学和律家精神。何勤华教授认为,中华法系的法哲学具体体现为以民为本、教化为先、德主刑辅、宽猛相济、约法省禁、慎刑轻罚、刑赏公平、依法治吏、法因时而变等九个方面。何勤华教授从律家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活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律家的贡献与中华法系的传承。最后,何勤华教授讲述了中华法系的形成、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复兴。讲座结束后,何勤华教授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袁维海在总结时指出,何勤华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华法系内涵特点、形成及其发展,整场报告逻辑严密、观点清晰、见解独到,尽显法学大家风采。袁维海代表学校对何勤华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何勤华,著名法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法律文明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董必武法律思想(中国法治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中国百千万工程人才”“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称号。主持《法律文明史》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中国法学史》(三卷本)等专著与合著120余部。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文/陈玉秀 图/贾良国 审核/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