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健教授莅临我校并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
发布时间: 2023-04-10 浏览次数: 274

202349日,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王健教授莅临我校并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71期,作题为“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法学教育”专题报告。我校法学院近3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法学院院长刘鑫教授主持报告并作总结。

校党委书记袁维海,党委副书记、院长黄友锐分别同王健就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报告中,王健对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背景进行了系统梳理。王健指出:中国法学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后续随着时代变迁,法学教育也出现起起落落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既有特别重视法学教育的唐宋时期,注重司法官员考试,官学私学均繁荣发展;也有法学教育没落的元明清时期,只注重考查官员的文学素养,而忽视司法实践教育。王健将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学教育分为四个阶段:摸索阶段、塑造阶段、深入探索阶段、新时代阶段。他结合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详细讲述了四个阶段的法学教育演进过程。法学教育塑造阶段的院系调整,以及法学教育中“五院四系”的由来。他指出,深入探索阶段是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法律教育新一轮的探索。他强调,进入新时代阶段,法学教育应当立足中国本位,着重培养学生中国主体的法律知识和比较法,强化中文写作交流及运用中文构建制度、价值、规则的能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

 王健指出,新时代法学教育理念呈现出由概括到具体的发展趋势,对理念的阐释形成了思想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法学院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王健详细分析了法治建设规划和法治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近十年来法治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王健分享了自己在学习文件过程中的研究和思考。他总结文件学习应坚持一个指导思想,明确两个阶段性目标,梳理三大体系,坚持五项原则,以及提出77项工作任务。王健指出,《意见》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擘画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未来发展蓝图的一份纲领性文件,是把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的标志性文件,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王健教授报告风趣幽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现场掌声不断。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就报告内容、考研困惑以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法学问题踊跃提问,王健教授一一耐心作答。报告使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引发教师们对新时代法学教育的思考,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学习法学知识的热情,对我校法学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王健,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主要从事法律史、比较法学、司法改革与法律教育等领域教学和研究。近年来先后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比较法研究》、《中外法学》、《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整理编校法学典籍六种。著有《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之路》《以法为教》等。先后获得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新闻出版署国家图书奖优秀图书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等。曾获“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律硕士教学管理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文/法学院 图/刘盖 审核/刘鑫)


Copyright © 2017 皖西学院法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 邮编:237012 电话:0564-3307500